【个案一】
我真的作梦都不会想到,婚前所认识、交往的那位文质彬彬,衣冠楚楚的他,婚后不久,就变成了虎豹豺狼。最初只是大声咆哮,上个礼拜三,我只因为下班晚了一点回来,在门口正跟隔壁邻居的某先生打招呼的时候,被他看到,这一下进入客厅,就打了我一个耳光。我说了几句,「你怎么呐?」又换来了拳打脚踢,还推了我几把,害得我几乎遍体鳞伤。我真不敢相信,堂堂一个大学生,又有很好的职业,居然会这样打老婆,不是说家庭暴力的施害者都只会出现在社会阶层较低的家庭中吗?可恶的是,好几次他打了我之后,大概是出了什么气,又低声下气,向我道歉,我又心软的,原谅了他。可是,昨天晚上,他又故态重萌,没有理由的,又把我痛打一顿。更气人的是,我奔跑回娘家(本来我们就住的不远),他还赶来,在爸妈的门口,大声的威胁,一直到邻居报警,他还口出恶言地说:「有种的,你就别回来,也甭想去上班,我会到办公厅找你算帐。」唉,只怪我当初为什么瞎了眼睛啊!可是,我该怎么办?
【个案二】
有谁能够拉我一把啊!没想到我这一个堂堂男子汉,居然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过去,她脾气急,性情躁,我基于家和为贵的想法,总是让她一步,可是,最近,她是变本加厉的,稍微不如意,就板着脸乱摔杯盘,一天到晚大声吼叫,动不动就威胁我说,要带走孩子,远走高飞,(她知道孩子是我的命根子)。昨晚上更过分的,不准我上她的床,将我所有的被褥,丢在客厅里,更掐死了我所最心爱的小猫。这一切的一切,我都不知道是什么地方得罪了她?她今天早上到市场买了一把很大的水果刀,扬言说:「总有一天我会杀死你。」吓得我真是胆颤心惊,这种没完没了的精神虐待,我真会崩溃啊!
【解析】
亲爱的朋友,您好,看完前面案例的痛苦和心声不知您心里有何感受,是否这也正是您目前的需要和困扰呢?让我一一为您解答。所谓家庭暴力指的是蓄意的恐吓、胁迫或施行身体伤害或性侵害家庭之中的成人、儿童或老年人。其中家庭成员并不只局限在法定的亲属关系,还包括同居中的男女及其子女,而离婚之后的暴力纠缠也包括在内。家庭暴力可说是由来已有的问题,而且中外都有,但是现在情况有愈来愈严重的趋势。根据台大社会系冯燕教授在十年前所提出的研究报告,台湾家庭暴力的发生介于百分之十一点七至百分之卅五之间。换句话说,每三对夫妻之中,至少有一对遭受家庭暴力之苦,可以看出这问题的严重性。
一般人对家庭暴力普遍存在以下几点的迷思:
① 家庭暴力只发生在社经地位比较低下的家庭。其实是无论在哪一阶层的家庭中,都会存有家庭暴力的可能性。高学历、高所得的人却对配偶施暴,并不是绝无仅有。单就家庭成员的社经地位、职业、宗教或是学历来看,都无法绝对断定谁会或不会成为施暴者。 ② 施暴的人,大都是一向脾气不好的人。 ③ 家庭暴力只有在施暴者酗酒或是嗑药的时候发生。 ④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父母绝对不会伤害儿童。 ⑤ 在家庭里的暴力事件中,施虐者都是男性,受虐者都是女性。 |
这五点是一般人对家庭暴力所普遍存在的迷思。值得注意的是,有若干施暴者往往从小目睹父亲的暴力行为,且将这样的行为合理化。更可怕的是这些人从小生活在受虐妈妈身边往往常感到对社会的愤怒与不信任,因此日后也比一般正常成长的青少年更容易有暴力倾向与反社会的人格倾向。从社会工作实务的经验中,常可发现家庭暴力的加害者往往有下列的倾向:
🄂 经常冲动且反覆无常地,以愤怒、批评、威胁的态度与人相处。 🄃 强迫对方顺从自己,否则便施惩罚。 🄄 缺少自尊、自信、重权威,总认为自己一切都是对的。 🄅 平时无法表达自己的情绪,生气时自我克制能力不佳。 🄆 不懂得如何沟通。 🄇 没有亲近的朋友,过份依赖家人、配偶。 🄈 常常出现精神恍惚状。 |
要如何力求避免家庭暴力的发生呢?预防总是比较好的策略,以下是一些可行之道:
🄂 当对方开始恐吓、威胁或是作势打人、常摔东西时,你便要提高警觉,这可能是更大暴力发生的前兆。 🄃 日常生活中发生小问题时便要想办法解决,不要累积情绪,否则容易一发不可收拾。 🄄 千万不要在吵架时激怒对方,以防止对方有伤害性的行为产生。等气消时,再好好沟通清楚。 🄅 体谅别人的感受,避免在言语上使用负面的词汇伤害家人。 🄆 实践两性平等,建立家庭成员间平权的观念。 🄇 和左邻右舍建立良好的关系,邻居可以协助劝架和报警。 |
现在我要为您解答:为何有些被害人一直走不出婚姻暴力的阴影?彭怀真老师于1999年曾汇集了各项研究归纳出下面的几项因素:
⭐经济因素:没有钱欠缺一技之长 ⭐身体因素:怕被杀没有体力有病痛 ⭐心理因素:资讯不足也无力获得已习惯无助感已习惯又敌对又共生的婚姻关系对婚姻有强烈承诺 ⭐家庭因素:有抚育子女的重担与压力有年迈的公婆要奉养照顾娘家的支持有限家丑不外扬的社会价值 ⭐社会因素:偏误掩饰的警政系统人力薄弱的社政系统困扰的法律系统 |
最后,要为您解答:当婚姻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向哪个机构求助?俗语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向熟人求助固然可以得到较贴切的建议,却也因为大家熟识而不易客观,而且以后还要常见面,也许会产生尴尬。
「专业辅导机构」应是最优先的考虑,这些机构若专门从事婚姻与家庭咨询,累积许多经验,较易给予适切的辅导。例如「家庭协谈中心」、「生命线」、「张老师」、「家庭教育服务中心」、「中华民国幸福家庭促进协会」、「宇宙光辅导中心」等都可以考虑。
电话联系决定当面会谈时,你可以要求找「专业背景的专职人员」,如果问题已经清楚是哪些方面的,不妨先说明,使机构接案的同仁能安排较适当的辅导者。就好像看医生,自己评估病情再挂号,可节省双方时间。有宗教背景的,也可以考虑向牧师、神父、法师求助,获得有信仰基础的建议。律师,当然也可以考虑。不过想想费用吧!你不妨先找专业机构,请教专业人员,再决定要不要找律师。
还有一点我要特别强调:如果您已经在家庭暴力的威胁下,当您的家人又有暴力攻击的行为时,请不要认为这个现象会自动转好,务必一定要为你自己及孩子、家人寻求帮助。不要忘了现在就拨政府24小时的妇幼保护专线113喔!愿神的爱保护您、帮助您早日脱离家庭暴力的痛苦阴影。
出处 |
本文出自宇宙光全人关怀网,作者: 彭驾骍,出版日期:2020/5/7。已取得宇宙光杂志同意,特此致谢。
原文|
走出家暴阴影〈一〉| 走出家暴阴影〈二〉
参考 |
关键词 |
标签 |
文章
